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疾雷破柱

疾雷破柱

源见“未惊雷破柱”。形容雷声的迅急猛烈。宋刘筠《即目》诗:“疾雷徒破柱,幽草不迎凉。”


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,时大雨,霹雳破所倚柱,衣服焦然,神色无变,书亦如故。宾客左右,皆跌荡不得住。”注引《语林》 曰:“ (夏侯) 太初从魏帝拜陵,陪列于松柏下。时暴雨霹雳,正中所立之树。冠冕焦坏,左右睹之皆伏,太初颜色不改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十三引晋·曹嘉之《晋纪》曰:“诸葛诞以气迈称。常倚柱读书,霹雳震其柱,诞自若。”

【今译】 魏晋时夏侯玄 (字太初) 曾倚柱作书,时逢暴雨,霹雳击中其柱,衣服都被烧焦,而夏侯玄神色自若,依旧书写。又诸葛诞亦有类似事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胆量过人,处变不惊; 也用以形容雷电。

【典形】 疾雷破柱、雷破柱、破柱、庭柱裂、倚柱惊雷、震楹书。

【示例】

〔疾雷破柱〕 宋·刘筠《即目》:“疾雷徒破柱,幽草不迎凉。”

〔雷破柱〕 唐·李商隐《异俗》:“未惊雷破柱,不报水齐檐。”

〔破柱〕 宋·黄庭坚《谢公择舅分赐茶》之二:“乞与降魔大圆镜,真成破柱作惊雷。”

〔庭柱裂〕 清·黄遵宪《纪事》:“笑激屋瓦飞,怒轰庭柱裂。”

〔倚柱惊雷〕 北周·庾信《奉和赵王喜雨》:“投壶欲起电,倚柱稍惊雷。”

〔震楹书〕 隋·辛德源《霹雳引》:“碎枕神无绕,震楹书自若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伤鸟闻弦

    同“伤禽畏弦”。宋徐铉《池州陈使君见示游齐山诗因寄》诗:“哀猿出槛心虽喜,伤鸟闻弦势易惊。”

  • 观于海者难为水,游于圣门难为言

    看过海洋的人,别的水就看不上眼了;曾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,别的议论也就难于吸引他了。 比喻见多识广,眼界自高。语出《孟子.尽心上》:“孟子曰:‘孔子登东山而小鲁,登泰山而小天小,故观于海者难为水,游

  • 金科玉律

    《文选.扬雄〈剧秦美新〉》:“懿律嘉量,金科玉条。”李善注:“金科玉条,谓法令也。言金玉,炎之也。”本是形容法律条文的完善。今多指不可变更的条规。书多作“金科玉律”。见“金科玉条”。张贤亮《小说中国》

  • 拜璧

    《左传.昭公十三年》载:春秋时,楚共(恭)王有宠子五人,自己不能确定由谁继承王位。于是遍祭名山大川,请神择定,并以璧示之曰:“当璧而拜者,神所立也,谁敢违之?”祭毕,密埋璧于祖庙厅堂里,令五子斋,并以

  • 月书

    同“月下书”。明 孙柚《琴心记.夜亡成都》:“止赖得一声瑶琴谱牒,便上了数行月书婚帖。”明谢谠《四喜记.大宋毕姻》:“幸蓝桥玉杵先投,信月书赤绳难换。”【词语月书】   汉语大词典:月书

  • 梦鸡

    《晋书.谢安传》:“(谢安因病自新城回到京都建康)闻当舆入西州门,自以本志不遂,深自慨失,因怅然谓所亲曰:‘昔桓温在时,吾常惧不全。忽梦乘温舆行十六里,见一白鸡而止。乘温舆者,代其位也。十六里,止今十

  • 拔苗助长

    同“揠苗助长”。郭沫若《雄鸡集.关于发展学术与文艺的问题》:“命令主义就合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,叫做‘拔苗助长’。结果被拔起来的苗不仅不能成长,反而枯槁了。”见“揠苗助长”。解释把禾苗拔高,帮助它生长

  • 洵美且都

    洵:实在。都:娴雅大方。 确实美丽又文雅。 赞美女子仪容之美。语出《诗.郑风.有女同车》:“彼美孟姜,洵美且都。”明.屠隆《文论》:“譬之南威、西子,丽服靓妆,虽非姜姒之雅,端人洵士,或弃而不睨,

  • 诗虎

    明 程羽文《诗本事》:“罗邺(唐代诗人),时人目为诗虎。”清厉鹗《宋诗纪事》引《丹阳集》载:宋钱惟演、刘筠与杨亿诗齐名,号“江东三虎”。因以“诗虎”称作诗能手。清黄遵宪《玄武湖和龙松岑》:“承平公子文

  • 不得其门而入

    不知门在哪儿,无法进去。 常用以比喻学习或工作找不到入门途径。语出《论语.子张》:“夫子之墙数仞,不得其门而入。”清.蒲松龄《聊斋志异.花姑子》:“又虑女来不得其门而入,潜出斋庭,悉脱扃键。未几,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