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太祝令

太祝令

官名。秦朝置,属奉常。西汉属太常 (奉常),有丞。景帝中元六年(前144)更名祠祀。武帝太初元年(前104)又名庙祀。东汉复称太祝令,秩六百石,有丞一人,职掌大祭祀时宣读祝文和迎神、送神等事宜。三国魏沿置,秩六百石,七品,有丞。职掌、隶属同。西晋南北朝因之。南朝宋设令、丞一人。南齐同。梁位一班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五年(491)官品令定为从五品上,太和二十三年官品令定为九品上。北齐于太常寺下置太祝署,掌郊庙赞祀、祭社衣服等事,以令、丞主之。隋初沿置,员一人,从九品上。炀帝大业三年(607)罢。


官名,商朝始设太祝,与太宰等为六太。周设太祝下大夫二人,掌六祝之词以祈福祥。秦设太祝令丞,汉沿置,西汉初名太祝,景帝中元六年更名祠祀令,武帝太初元年又更名庙祝。东汉又称太祝令,俸六百石,凡国祭祀,掌读祝及迎送神;庙祭,主席酒。有丞一人,员吏四十一名,祝人一百五十名,宰二百四十二名,屠者六十名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·奉常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二》。其后,晋、南朝宋、齐、梁、陈及北魏、北齐皆因之;隋初置太祝署,有令丞;炀帝罢署,留太祝八人。唐代也只称太祝,掌出纳神主和读祝文。见《通典·职官七·太常卿·太祝》、《隋书·百官下·太常寺》、《新唐书·百官三·太常寺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典夷乐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初为春官府大司乐中大夫属官,北周武帝保定四年(564),改大司乐为乐部,遂为乐部中大夫属官。掌高昌、龟兹等国传入的音乐、舞蹈的演出及其人员的管理,下设典夷乐

  • 宫臣

    东宫官员泛称。《旧唐书·李纲传》:“皇太子勇尝以岁首宴宫臣”。

  • 小司水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冬官府司水中大夫属官,佐司水中大夫、小司水下大夫掌本司事务。北周武帝建德二年(573),省六府诸司中大夫,以下大夫为长官,遂成为司水司次官。宣帝即位,复置六府

  • 小秋

    刑部郎官别称。洪迈《容斋四笔》卷一五 《官称别名》: “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”,“刑部(郎)为小秋”。

  • 虎贲校尉

    官名。西汉武帝初置,为北军八校尉之一,秩二千石,有丞、司马。掌轻车,戍卫京师,兼任征伐。东汉省并射声校尉。官名,西汉武帝初置,为八校尉之一,俸二千石,掌轻车,有丞和司马。掌卫戍京师或征伐。东汉时并入射

  • 南院枢密副使

    官名。辽朝置。南面官,南枢密院官员,在知南枢院事下。官名,辽朝置,为南枢密院官员,位在枢密使下,佐枢密使掌文选、部族、丁赋之政,凡契丹之民皆归其管。见《辽史·百官志一》,参看“南院”条。

  • 陇西将军

    将军名号。西汉置。文帝时有陇西将军周灶,往击匈奴。陇西为郡名。杂号将军名,西汉文帝置,掌征伐或驻守。《汉书·匈奴传上》:“孝文十四年……而拜昌侯卢卿为上郡将军,宁侯魏遫为北地将军,隆虑侯周灶为陇西将军

  • 翚雉氏

    少皋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。《左传·昭公十七年》谓是五工正之一,贾逵释为设色之工,为附会之说。参见“少皞”。

  • 度支部副大臣

    官名。清末度支部副长官。宣统三年(1911)改度支左侍郎设。一人,正二品,特简。佐大臣管理部务。

  • 津主

    官名。东晋、南朝置。在建康城西的石头津和城东的方山津各置一人,下设贼曹一人,直水五人,以检核禁物及亡叛者。荻、炭、鱼、薪之类过津,并十分税一以入官。东路无禁货,故方山津检察较简。官名。隋设此官,负责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