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风泄

风泄

病证名。又称风泻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泄泻源流》:“风泄,恶风自汗,或带清血。由春伤风,夏感湿,故其泻暴,宜胃风汤。或泻而风邪内缩,必汗之,宜桂枝麻黄汤。”《医学入门》卷四:“风泻,……要知四季脾受风温,亦名飧泻。春古苍防汤、苍芍汤,夏二香散,秋神术散,冬不换金正气散,微汗之;稍久者三白汤、曲芎丸;带血虚者胃风汤。”本症可见于肠胃型流行性感冒、病毒性肠炎、细菌性食物中毒等疾病。参见风泻、外感风泻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铜人经

    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条。

  • 水银霜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粉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刺打草

    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飞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客主加临

    运气术语。指每年轮转的客气加在固定的主气之上,推测气候的复杂性。其法以司天客气加临于主气的第三气(三之气)上,其余五气,自然以次相加,相加后,如客主之气相生,或客主同气,便为相得;如客主之气相克,而又

  • 心经失血

    病证名。见《不居集》卷十三。多由惊恐或劳心过度所致。症见咯出血丝或小量鲜血,胸膈隐隐牵痛,懊憹嘈杂。治宜补心养营,方如茯苓补心汤、五神汤、天门冬汤等方,以及丹参、麦冬、山药、当归、生地等药。参见失血条

  • 百乳草

    见《本草图经》。为百蕊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透穴法

    指透穴而刺,即一针多穴的刺法。又称透针法、透刺法。其法为刺入某穴后,将针尖刺抵相邻近的穴位但不可穿透皮肤,如地仓透颊车,条口透承山,外关透内关,合谷透劳宫等。本法为窦汉卿所创。在王国瑞撰的《扁鹊神应针

  • 中节

    手足指(趾)的第二节。手足大指(趾)无此节。

  • 病名。出《五十二病方》。即疝。详该条。

  • 诸真圣胎神用诀

    气功学著作。撰者不详,约编定于北宋初年以前。此书集诸家胎息法于一书,系统论述气功养生法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术。其学术观点主要认为精神内守是健康延年之道,而胎息法则是养神益气固精的主要方法。书中汇集的二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