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健忘

健忘

证名。见《济生方》卷四。亦称善忘喜忘多忘。指记忆力减退,遇事易忘。多因心、肾、脑髓不足所致。《医林改错·脑髓说》:“所以小儿无记性者,脑髓未满;高年无记性者,脑髓渐空。李时珍曰:“脑为元神之府。金正希曰:“人之记性皆在脑中。”《类证治裁》卷四:“健忘者,陡然忘之,尽力思索不来也。夫人之神宅于心,心之精依于肾,而脑为元神之府,精髓之海,实记性所凭也。……凡人外有所见,必留其影于脑。小儿善忘者,脑未满也。老人健忘者,脑渐空也。切庵云:观此则知人每记忆,必闭目上瞬而追索之,亦凝神于脑之义。故治健忘者,必交其心肾,使心之神明,下通于肾,肾之精华,上升于脑。精能生气,气能生神,神定气清,自鲜遗忘之失。惟因病善忘者,或精血亏损,务培肝肾,六味丸远志五味;或萦思过度,耑养心脾,归脾汤;或精神短乏,兼补气血,人参养营汤远志丸;或上盛下虚养心汤;或上虚下盛,龙眼汤;或心火不降,肾水不升,神明不定,朱雀丸;或素有痰饮茯苓汤;或痰迷心窍导痰汤寿星丸;或劳心诵读,精神恍惚安神定志丸;或心气不足怔忡健忘,辰砂妙香散;或禀赋不足,神志虚扰,定志丸孔圣枕中丹;或年高神衰,加减固本丸;若血瘀于内,而喜忘如狂,代抵当丸。”参见善忘、多忘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病后多眠

    病证名。指因病后余邪未净,正气未复而睡眠过多者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不寐多寐源流》:“病后多眠,身犹灼热,余邪未清,正气未复也。宜沈氏葳蕤汤。”又:“惟汗下后酣眠者,为正气已复,可勿药也。”参见嗜卧条。

  • 天行赤热证

    病名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目赤痛,或睥肿头重,怕热羞明,涕泪交流等证,一家之内,一里之中,往往老幼相传者是也。”即天行赤眼。详该条。

  • 出《说文》。为苹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①(fǎn)。①仲景十二脉之一。《诊家正眼》:“曰反者,来微去大,病在里也。”②同返。回、还、退出。《素问·五脏生成篇》:“血行而不得反其空,故为痹厥也。”③治法之一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从者反治

  • 局方发挥

    书名。1卷。元·朱震亨约撰于14世纪中。作者因宋代官修《和剂局方》只列各方主治证候,不载病原;立法虽简便,而未能变通,遂对该书的成药配伍使用原则与辨证论治等问题,以问答体例予以评论。全书共三十多个问题

  • 鲍玄

    【介绍】:三国时期吴国医生。兼通道术,是东晋著名科学家、医学家葛洪的老师。

  • 吊下巴

    病名。即下颌关节脱臼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八。详颊车蹉条。

  • 天河

    推拿穴位名。出《小儿按摩经》。又名天河水。①位于前臂屈侧正中线。《幼科推拿秘书·推拿手法》:“天河穴,在膀膊中,从坎宫小天心处,一直到手弯曲池。清者,以我手三指,或二指,自大横纹推到曲池,以取凉退热,

  • 女膝

    经外奇穴名。亦称女须、丈母、女婿。出《癸辛杂识》。位于跟骨中央,当跟腱附着部下缘处。主治黄疸,吐泻转筋,骨槽风,齿龈炎,精神病等。直刺0.2~0.3寸。艾炷灸3~7壮;或艾条灸5~15分钟。《千金要方

  • 腰痛穴

    经外奇穴名。位于手背腕横纹前1.5寸,当第二指伸肌腱桡侧及第四指伸肌腱的天侧处。一说在指总伸肌腱的两侧。一手二穴。主治急性腰扭伤。向掌心斜刺0.5~1寸。